DB51/T 872-2009规程指导下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探讨了基于DB51/T 872-2009规程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章分析了该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要点和效果,旨在为玉米种植者提供科学、高效的栽培方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备受瞩目。《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B51/T 872-2009)作为我国玉米栽培技术领域的一项关键标准,致力于规范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流程,旨在提升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

DB51/T 872-2009规程指导下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研究,DB51/T 872-2009规程指导下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研究,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地膜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升土壤温度、优化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的种植方式,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成为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关键途径。

规程主要内容

该规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DB51/T 872-2009规程适用于我国玉米主产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
  2. 栽培技术要求:规程对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

  • 整地: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土壤,平整地面,清除杂草。
  • 播种: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确定播种期,播种前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需肥规律,合理施用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 病虫害防治:根据玉米生长特点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 收获: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收获,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地膜覆盖技术

规程对地膜的选择、铺设、揭膜等环节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 地膜选择:选择厚度适中、抗老化、抗撕裂的地膜。
  • 铺设:将地膜均匀铺设在土壤表面,确保覆盖严密,不留缝隙。
  • 揭膜: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适时揭膜,避免地膜覆盖过久影响玉米生长。

实际应用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提升产量。
  2. 改善品质:地膜覆盖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提升玉米品质。
  3. 节省资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 生态效益: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DB51/T 872-2009《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玉米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规程要求,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