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42/T 1821-2022规程,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新实践

团体标准 605
《DB42/T 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解析规程内容,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本文详细解读规程要点,结合实际应用,探讨如何提高粳稻和小麦产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迈进,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途径,为推动我国粳稻-小麦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编制了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正式发布,为我国粳稻-小麦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探讨其在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解析DB42/T 1821-2022规程,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新实践,解析DB42/T 1821-2022规程,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新实践,2022,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第1张

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旨在针对我国粳稻-小麦种植区域,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施,有效提升粳稻-小麦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生产准备

  1. 土地整理:要求土地平整,排水系统完善,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2.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确保种子质量。
  3. 播种机械:选择适宜的播种机械,确保播种均匀、深度一致。

粳稻生产

  1. 育秧:采用机械化育秧,提高育秧效率。
  2. 移栽:采用机械化移栽,提升移栽质量和效率。
  3. 田间管理:采用机械化施肥、喷药、除草等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4. 收割:采用机械化收割,提高收割效率。

小麦生产

  1. 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提升播种质量和效率。
  2. 田间管理:采用机械化施肥、喷药、除草等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3. 收割:采用机械化收割,提高收割效率。

规程应用实践

机械化育秧

采用机械化育秧,可提高育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体操作如下:

  1. 准备育秧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整理成宽1.2米、长10米的育秧床。
  2.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秧床上,覆盖薄土,浇透水。
  3. 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除草,确保秧苗生长良好。

机械化移栽

采用机械化移栽,可提高移栽质量和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1. 准备秧苗:将育好的秧苗整齐摆放在秧盘上。
  2. 移栽:使用移栽机进行移栽,确保移栽深度一致。
  3. 管理:移栽后及时浇水、施肥、除草,促进秧苗生长。

机械化收割

采用机械化收割,可提高收割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体操作如下:

  1. 收割: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确保收割质量。
  2. 脱粒:将收割后的稻谷进行脱粒,分离秸秆。
  3. 晾晒:将脱粒后的稻谷晾晒至适宜水分。

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粳稻-小麦生产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规程中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粳稻-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