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产业标准化生产新篇章,DB50/T 1226-2022 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发布
《DB50/T 1226-2022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栀子产业标准化生产迈入新阶段,规范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流程,提高栀子产品质量,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前进,栀子作为一类关键的药用植物,其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栀子以其卓越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药用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为了规范栀子的采集与初级加工技术,提升栀子产品的品质与产量,确保栀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出台了《DB50/T 1226-2022 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栀子种植户与加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0/T 1226-2022 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系湖北省市场管理局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栀子的采集、晾晒、干燥、筛选、破碎等初级加工环节,从而保障栀子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栀子采收技术
采收时间
栀子最佳采收期通常为果实成熟期,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月至8月,栀子果实从绿色转为黄色,果肉充实,药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
采收方法
采摘应在晴朗天气进行,以避免果实受潮,人工采摘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果实受损。
采收标准
果实需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且果梗长度适中。
栀子初加工技术
晾晒
将采收的栀子果实均匀摊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厚度不宜超过5厘米,晾晒过程中要定期翻动果实,以防霉变。
干燥
待果实表面水分蒸发至一定程度后,将其移至干燥室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约50℃,干燥时间约为24小时。
筛选
干燥后的栀子果实需进行筛选,去除杂质、破碎果实及霉变果实。
破碎
筛选后的栀子果实应进行破碎处理,以果实内部与果肉分离为适宜破碎程度。
质量检测
《DB50/T 1226-2022 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对栀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水分、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执行。
《DB50/T 1226-2022 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栀子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严格执行该规程,有助于提升栀子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推动栀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栀子种植者和加工企业而言,遵循规程进行生产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DB50/T 1226-2022 栀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栀子产业标准化生产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未来的栀子产业发展中,社会各界应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栀子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