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0-2024,银鲫养殖技术规程,助力水产养殖产业升级
《DB34/T 420-2024 银鲫养殖技术规程》发布,推动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升级,引领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银鲫作为我国淡水鱼类养殖的关键品种,其养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发布了DB34/T 420-2024《银鲫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银鲫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助力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DB34/T 420-2024《银鲫养殖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DB34/T 420-2024《银鲫养殖技术规程》由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银鲫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本规程适用于我国银鲫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苗种繁育、成鱼养殖以及病害防治等。
苗种繁育
- 选择优良亲本:根据规程要求,应选择体型健壮、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银鲫亲本进行繁殖。
- 亲本培育:在亲本培育过程中,要确保饲料营养均衡,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提升亲本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
- 产卵孵化:在产卵孵化阶段,应保持水温适宜、水质清新,以确保受精率和孵化率。
- 苗种培育:在苗种培育期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确保苗种健康成长。
成鱼养殖
- 养殖场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养殖场地。
- 池塘建设:根据银鲫的生长习性,建设合理的池塘结构,如池塘深度、面积、形状等。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合理调整水位和pH值。
- 饲料投喂:根据银鲫的生长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合理控制投喂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 病害防治: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病害发生率。
病害防治
- 严格执行养殖场卫生制度:定期清理池塘,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
-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鱼,防止病害扩散。
- 综合防治手段: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防治病害。
-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银鲫的抗病能力。
DB34/T 420-2024《银鲫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银鲫养殖提供了有力支持,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规程,共同推动我国银鲫养殖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我们还需关注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