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碳足迹核算,DB34/T 4934-2024 指南发布,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34/T 4934-2024 茶园碳足迹核算指南》发布,旨在助力茶叶产业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该指南为茶园碳足迹核算提供规范,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愈发严峻,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我国,茶叶产业作为传统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历史使命,为了助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茶园的碳足迹,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4934-2024《茶园碳足迹核算指南》,本文将围绕这一指南,深入探讨其在茶园碳足迹核算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深远意义。

茶园碳足迹核算,DB34/T 4934-2024 指南发布,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发展,茶园碳足迹核算,DB34/T 4934-2024 指南发布,引领茶叶产业绿色发展,2,碳减排,第1张

DB34/T 4934-2024《茶园碳足迹核算指南》概述

DB34/T 4934-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茶园碳足迹核算的地方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施行,该指南的出台,旨在为茶园碳足迹核算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从而推动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

茶园碳足迹核算的意义

降低茶园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茶园碳足迹核算能够帮助识别茶园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这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茶园碳足迹核算,有助于提升茶叶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茶叶品质,增强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增收

茶园碳足迹核算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DB34/T 4934-2024《茶园碳足迹核算指南》的应用

碳排放源识别

指南要求对茶园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源进行全面识别,涵盖能源消耗、化肥农药使用、有机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

碳排放计算

指南详细规定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主要涉及茶园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间接碳排放则是指茶园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化肥农药等带来的碳排放。

碳足迹核算

指南要求对茶园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包括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指标。

碳减排措施

指南提出了一系列茶园碳减排措施,如优化种植模式、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DB34/T 4934-2024《茶园碳足迹核算指南》为我国茶园碳足迹核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在实际应用中,茶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茶园碳足迹核算的重要性,按照指南要求,积极开展碳足迹核算工作,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