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42-2024标准解析,耕地土壤水溶性硒检测荧光光谱法应用研究
《DB32/T 4842-2024标准解读》一文深入解析了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方法——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持续拓展,耕地土壤质量的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硒,作为一种关键的微量元素,对人类的健康和作物的生长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溶性硒作为土壤中硒的重要存在形式之一,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利用效率,为此,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DB32/T 4842-2024《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水溶性硒中的实际应用。
DB32/T 4842-2024标准概述
DB32/T 4842-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测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溶性硒的测定方法、所需仪器设备、试剂和试样的制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它适用于各类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检测范围覆盖了0.1~50.0 mg/kg。
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原理
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简称HG-AFS)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良好选择性和简便操作流程的元素分析技术,该方法基于硒元素在酸性条件下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挥发性硒化氢,进而通过化学转化器将硒化氢转化为特征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确定硒的含量。
测定步骤
试剂和仪器
(1)试剂:包括硼氢化钠、硫酸、盐酸等。
(2)仪器:荧光光谱仪、自动进样器、酸度计、电热板、搅拌器等。
试样制备
(1)样品采集:依据GB/T 27401-2008《土壤采样制样技术规程》进行。
(2)样品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磨细、过筛,制备成待测样品。
分析步骤
(1)溶液配制:按照标准要求配制各种试剂溶液。
(2)仪器调试:开启荧光光谱仪,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
(3)测定: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试样溶液的测定。
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结果计算
根据荧光光谱仪测得的硒化氢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水溶性硒含量。
数据处理
(1)数据审核:对测定数据进行审核,剔除异常值。
(2)统计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水溶性硒中的应用
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水溶性硒中具有以下优势:
- 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的水溶性硒。
- 选择性好:对硒元素具有高度选择性,有效排除其他元素的干扰。
- 操作简便:操作流程简单,易于掌握。
- 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自动进样器等设备,实现自动化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DB32/T 4842-2024标准的发布,为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提供了规范化的方法,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灵敏、准确、简便的分析手段,在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和应用探讨,有助于提升我国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测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