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DB51/T 558-2006深度解析与应用
《DB51/T 558-2006 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份关于卷曲形名茶加工的技术规程文件,该文件详细解析了卷曲形名茶的生产加工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旨在指导茶叶生产者提高茶叶品质,提升卷曲形名茶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加工技术不断精进,茶叶品种琳琅满目,在众多茶叶品种中,卷曲形名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DB51/T 558-2006)作为茶叶加工领域的一项关键标准,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51/T 558-2006规程概述
《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DB51/T 558-2006)是我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卷曲形名茶的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旨在规范卷曲形名茶的加工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解析
加工工艺
卷曲形名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采摘:挑选适宜的茶树品种,采摘成熟度适宜的茶叶,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
- 摊青: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阴凉处,使其自然失水,摊青时间一般为4-6小时。
-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的方法,使茶叶失水,抑制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卷曲状,揉捻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达到要求,干燥方法有烘干、晒干等。
- 筛分: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筛选出符合规格的产品。
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卷曲形名茶的外观应为绿色、匀整、卷曲;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6.0%,总灰分≤6.0%,水浸出物≥30.0%,含量≥20.0%。
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采用视觉、嗅觉、味觉等方法对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进行检验。
- 理化检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茶叶的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含量等进行检验。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规范生产流程:DB51/T 558-2006规程对卷曲形名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 提高产品质量:规程明确了卷曲形名茶的质量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规定了检验方法,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卷曲形名茶的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 推动产业发展:DB51/T 558-2006规程的发布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卷曲形名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规程》(DB51/T 558-2006)对我国卷曲形名茶的生产、质量提升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