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300-2016标准下鸭甲肝A型与C型双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

团体标准 602
本研究基于DB51/T 2300-2016标准,探讨了A型和C型鸭甲肝的双重RT-PCR鉴别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鸭甲肝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为鸭甲肝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鸭甲肝(Duck Hepatitis A Virus,简称DHA-V)已逐渐成为威胁鸭业健康的一大重要病原,鸭甲肝主要分为A型和C型两大类,这两种类型在致病性、病原学特征以及流行病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有效地遏制鸭甲肝的传播,本研究致力于构建一种基于DB51/T 2300-2016标准的A型和C型鸭甲肝双重RT-PCR鉴别检测方法。

DB51/T 2300-2016标准下鸭甲肝A型与C型双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DB51/T 2300-2016标准下鸭甲肝A型与C型双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2,第1张

研究背景

鸭甲肝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归属于黄病毒科,该病毒感染鸭群后,可引发鸭肝炎、脾脏肿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鸭群大规模死亡,近年来,鸭甲肝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A型和C型鸭甲肝在致病性、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上的差异,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别检测方法对于控制鸭甲肝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

样本采集

本研究选取疑似感染鸭甲肝的鸭肝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样本后,立即进行低温保存,以确保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提取

采用试剂盒提取鸭肝组织中的RNA,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DB51/T 2300-2016标准,设计针对A型和C型鸭甲肝的特异性引物,引物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引物长度在18-25bp之间,GC含量在40%-60%之间,引物间无互补序列,引物与模板DNA无互补序列,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RT-PCR反应

采用一步法RT-PCR,将提取的RNA进行反转录和扩增,反应体系为50μl,包括:模板RNA 2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反转录酶0.5μl,dNTPs 4μl,10×PCR缓冲液5μl,Taq酶0.5μl,加双蒸水至50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结果分析

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观察A型和C型鸭甲肝特异性扩增条带,A型扩增产物为300bp,C型扩增产物为400bp。

结果与分析

引物特异性

通过扩增产物和特异性扩增条带,证实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检测灵敏度

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对A型和C型鸭甲肝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fg和20fg,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重复性

对同一份样本进行多次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与检测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

本研究建立的基于DB51/T 2300-2016标准的A型和C型鸭甲肝双重RT-PCR鉴别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可为我国鸭甲肝的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引物设计,提高检测灵敏度;结合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实现对鸭甲肝的快速、准确检测,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