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021-2013,奶牛耳标技术规范引领畜牧现代化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11/T 1021-2013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规范了奶牛耳标技术,助力现代化畜牧业创新与发展,该规范旨在提高奶牛养殖管理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奶牛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其养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奶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为了提升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水平,规范奶牛耳标的使用,我国于2013年正式颁布了《DB11/T 1021-2013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深入探讨其在促进现代化畜牧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DB11/T 1021-2013,奶牛耳标技术规范引领畜牧现代化发展,DB11/T 1021-2013,奶牛耳标技术规范引领畜牧现代化发展,2,现代化,食品安全,第1张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概述

《DB11/T 1021-2013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奶牛耳标的技术规范,旨在全面规范奶牛耳标的研发、生产、使用等环节,确保耳标的性能与质量,进而推动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概览

该规范涵盖了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 术语与定义:明确了奶牛耳标的构成、功能以及技术要求。
  2. 性能指标:规定了奶牛耳标的频率、灵敏度、抗干扰能力、耐久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3. 生产、检验与验收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检验和验收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4. 使用方法:提供了奶牛耳标的使用指南,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 管理要求:提出了奶牛耳标的化管理要求,为奶业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现代化畜牧业创新发展

提升奶牛养殖管理水平

奶牛耳标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奶牛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耳标,养殖户可以实时掌握奶牛的详细信息,如出生日期、体重、繁殖情况等,为奶牛的饲养、繁殖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资源配置

奶牛耳标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耳标,养殖户可以实时了解奶牛的生产性能,为淘汰低产奶牛、提高养殖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促进奶业化建设

奶牛耳标的化管理有助于推动奶业化建设,通过耳标,养殖户可以将奶牛信息上传至数据库,实现奶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共享,提升奶业整体竞争力。

保障食品安全

奶牛耳标的使用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通过耳标,可以追溯奶牛的养殖、运输、加工等环节,确保奶源质量安全。

推动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通过规范奶牛耳标的使用,可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

《DB11/T 1021-2013 奶牛耳标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范,推动奶牛耳标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我国奶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奶牛耳标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共同推动我国奶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