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32/T 4991-2024 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稻麦秸秆堆贮饲料的制作过程,提高饲料品质,规程详细介绍了原料选择、处理、堆制、发酵等关键环节,为稻麦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稻麦秸秆这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其合理化利用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并经湖北省质量技术局批准发布的DB32/T 4991-2024《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的问世,为稻麦秸秆转化为饲料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2024版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024版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2/T 4991-2024《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是一项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旨在规范稻麦秸秆堆贮饲料的生产、加工和利用过程,提升饲料品质,确保畜禽健康,推动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规程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稻麦秸秆堆贮饲料的生产、加工及使用。

技术要求 (1)原料选择:稻麦秸秆需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水分含量应低于20%。 (2)堆贮方式:推荐采用地面堆贮或半地下式堆贮,堆贮场地需保持平整、排水顺畅。 (3)堆贮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天,具体时间需根据气候条件和原料水分等因素灵活调整。 (4)堆贮管理:堆贮过程中应确保堆体松散,避免压实,防止发酵。 (5)饲料加工:堆贮完成后,将秸秆粉碎,粉碎粒度宜控制在2-5毫米。

质量控制 (1)感官评价:色泽自然,无异味,无霉变。 (2)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应不低于10%,粗纤维含量不高于30%。 (3)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规程应用的重要性

提升饲料品质 DB32/T 4991-2024规程对稻麦秸秆堆贮饲料的制作流程进行了细致规定,有助于提升饲料品质,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稻麦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通过堆贮饲料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养殖成本 稻麦秸秆堆贮饲料成本较低,可部分替代精饲料,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保障畜禽健康 规程对饲料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预防畜禽疾病,保障畜禽健康。

DB32/T 4991-2024《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稻麦秸秆转化为饲料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以提升饲料品质,推动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保障畜禽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推动稻麦秸秆堆贮饲料制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