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DB50/T 1689-2024,绿茶型老鹰茶加工规范与行业变革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689-2024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规范,详细介绍了其加工流程和质量标准,该标准对老鹰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提升了产品品质,规范了市场秩序,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茶型老鹰茶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绿茶型老鹰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规范》(DB50/T 1689-2024)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其对绿茶型老鹰茶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深度解析DB50/T 1689-2024,绿茶型老鹰茶加工规范与行业变革,深度解析DB50/T 1689-2024,绿茶型老鹰茶加工规范与行业变革,2,标准解读,技术规范,第1张

《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规范》标准概述

《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规范》(DB50/T 1689-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原料选择、加工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绿茶型老鹰茶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

原料选择

DB50/T 1689-2024标准对绿茶型老鹰茶的原料选择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原料需选用优质的老鹰茶鲜叶,其质量须符合国家标准GB/T 8302《茶叶》的规定,采摘时间宜在晴朗天气进行,采摘标准需遵循一定的规范。

加工工艺

绿茶型老鹰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关键环节,DB50/T 1689-2024标准对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茶叶的品质。

  1.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时间为3-5分钟。
  2. 揉捻: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20-30分钟,揉捻程度需适度。
  3. 干燥:采用低温慢烘,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时间为4-6小时。

产品质量要求

DB50/T 1689-2024标准对绿茶型老鹰茶的产品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

  1. 外形:茶叶呈条索状,色泽翠绿,匀整。
  2. 香气:具有绿茶特有的清香,无异味。
  3.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
  4.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绿色。
  5. 叶底:叶底匀整,色泽翠绿。

包装、运输和储存

DB50/T 1689-2024标准对绿茶型老鹰茶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茶叶的品质。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袋应密封,防止受潮、受污染。
  2.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防止茶叶受潮、变质。
  3. 储存: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0-10℃之间。

标准对行业的影响

提高质量

DB50/T 1689-2024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绿茶型老鹰茶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规范秩序

该标准的颁布,有利于规范绿茶型老鹰茶行业秩序,减少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发展

DB50/T 1689-2024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绿茶型老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绿茶型老鹰茶加工技术规范》(DB50/T 1689-2024)的发布,对我国绿茶型老鹰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