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839-2025,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产量与品质提升指导手册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839-2025 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为提升饲用小黑麦产量与品质提供专业指导,是指导手册,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小黑麦种植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攀升,小黑麦,作为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凭借其强大的抗逆性、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稳定的产量,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了进一步规范饲用小黑麦的秋季播种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制定了《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839-2025),本文将对该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我国饲用小黑麦的生产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DB15/T 3839-2025,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产量与品质提升指导手册,DB15/T 3839-2025,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产量与品质提升指导手册,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839-2025)旨在针对我国饲用小黑麦秋季播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制定一套全面规范的技术规程,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饲用小黑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饲料保障。

品种选择

  1.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确保品种具有强大的抗逆性、高产量和优质品质。
  2. 品种选择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秋季播种通常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确保小黑麦在冬季前能够扎根生长。
  2.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为2-3厘米。
  4. 播种后:及时覆土,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提高出苗率。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施用磷、钾肥。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防止干旱和涝害。
  3.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减轻病虫害发生。
  4. 植株调整: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植株调整,如摘心、打顶等,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1. 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3. 加强病虫害预报,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收获

  1. 收获时间:一般在小黑麦籽实成熟时进行收获,通常在翌年5月。
  2. 收获方法:采用联合收割机或人工收割,确保籽实饱满、质量优良。
  3. 收获后晾晒、脱粒、储存,确保饲料品质。

《饲用小黑麦秋播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839-2025)的实施,对我国饲用小黑麦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养殖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掌握该规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种植饲用小黑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