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后葵栽培技术新规程,DB15/T 3840-2025标准深度解读
《DB15/T 3840-2025标准解读》揭示了麦后育苗移栽葵栽培技术规程的新篇章,该标准为葵花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栽培流程,有助于提高葵花产量和品质。
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葵花作为富含营养、经济效益显著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为了规范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我国最新发布了DB15/T 3840-2025《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栽培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3840-2025《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栽培技术规程》旨在针对我国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栽培技术体系,规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葵花的产量和品质,更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品种选择
- 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葵花品种,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病性、高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 品种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麦收后育苗移栽的特定条件下正常生长。
整地播种
- 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 整地前,施足底肥,如有机肥、复合肥等,为葵花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麦收后,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
-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播种量。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株距应符合规程要求。
田间管理
- 播种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 适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 防止倒伏,可采取搭架、绑蔓等措施。
病虫害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 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遵循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时间:一般选择在葵籽实成熟时进行。
-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
- 加工:将收获的葵籽实进行脱粒、晾晒、筛选等加工处理。
DB15/T 3840-2025《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麦收后育苗移栽葵花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程,提高葵花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