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大头菜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解析,DB5115/T 69-2024质量规范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5115/T 69-20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解读》对宜宾大头菜质量要求与规范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产地、加工、包装等方面,确保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我国广袤的地理标志产品库中,宜宾大头菜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声名远播,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规范宜宾大头菜的生产与销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5115/T 69-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宜宾大头菜》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宜宾大头菜的质量要求与规范。

宜宾大头菜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解析,DB5115/T 69-2024质量规范解读,宜宾大头菜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解析,DB5115/T 69-2024质量规范解读,2,标准解读,地理标志,第1张

标准背景

宜宾大头菜,亦称宜宾泡菜,是四川省宜宾市的特色腌制蔬菜,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宜宾大头菜已成为宜宾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为了保护和提升宜宾大头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DB5115/T 69-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宜宾大头菜》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宜宾大头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宜宾大头菜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中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原料蔬菜、腌制液、发酵、成熟等。

分类

根据原料蔬菜的种类、腌制液配方、发酵工艺等不同,宜宾大头菜分为以下几类:

  1. 传统发酵大头菜:以青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为原料,采用传统发酵工艺制作而成。
  2. 泡菜:以青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为原料,采用现代发酵工艺制作而成。
  3. 调味大头菜:在传统发酵大头菜的基础上,加入辣椒、花椒等调料,增加风味。

要求

  1. 原料要求: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腐烂的蔬菜作为原料。
  2. 腌制液要求:选用优质的水、盐、辣椒、花椒等调料,确保口感和品质。
  3. 发酵要求:控制好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发酵充分。
  4. 包装要求:选用食品级材料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宜宾大头菜的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宜宾大头菜的抽样、检验程序和判定规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1. 标志:产品应标明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2. 标签: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地址、电话等。
  3. 包装:采用食品级材料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4. 运输: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条件。
  5. 储存:保持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0℃~10℃之间。

DB5115/T 69-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宜宾大头菜》标准的发布,为宜宾大头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宜宾大头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宜宾地区经济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宜宾大头菜时,可依据该标准进行辨别,确保购买到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