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规程DB32/T 4945-2024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1
《DB32/T 4945-2024 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该规程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规范,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农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DB32/T 4945-2024《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规程DB32/T 4945-2024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里程,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规程DB32/T 4945-2024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里程,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传统的地膜覆盖技术在提升作物产量、优化土壤结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传统地膜难以降解,长期滞留在土壤中,引发了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制定了DB32/T 4945-2024《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作物覆盖栽培的技术。

术语和定义

  1. 全生物降解地膜: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全降解为无害物质的地膜。
  2. 覆盖栽培: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地膜覆盖土壤,以实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等目的。

技术要求

  1. 地膜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具备优良生物降解性能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2. 地膜铺设: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地膜铺设的时间、厚度和宽度。
  3. 播种与施肥:在铺设地膜后,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播种和施肥。
  4.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杂草等问题。
  5. 收获与地膜回收:在作物收获后,及时回收地膜,并进行集中处理。

环境保护要求

  1.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降低地膜残留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使用地膜,避免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规程实施意义

  1.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DB32/T 4945-2024《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2.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规范地膜使用,降低农产品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有助于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DB32/T 4945-2024《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