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4/T 1398,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规程全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398-2024》规程详细阐述了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麦田土壤肥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在众多提升麦田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技术中,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备受瞩目,DB14/T 1398-2024《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行业标准,对指导旱地麦田土壤培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我国旱地麦田土壤培肥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1398-2024《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规程》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旨在规范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提升麦田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14/T 1398-2024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旱地麦田的土壤培肥工作,涵盖了小麦、大麦等旱地麦类作物的土壤培肥。

土壤培肥原则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制定相应的土壤培肥方案。

(2)综合施策:采用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料等多种培肥措施,全面提升土壤肥力。

(3)注重长效:选用优质肥料,延长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施用量。

(4)生态环保: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土壤培肥技术

(1)土壤改良:通过深翻、旋耕、秸秆还田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有机肥施用: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适量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

(3)无机肥施用: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无机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4)生物肥料施用:利用生物肥料,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升土壤肥力。

(5)土壤培肥监测:定期对土壤养分、有机质、酸碱度等指标进行监测,为土壤培肥提供依据。

土壤培肥效果评价

根据麦田产量、品质、土壤肥力等指标,对土壤培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规程实施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提高农民培肥意识。

  2. 制定培肥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壤培肥方案,指导农民进行培肥。

  3.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土壤培肥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为改进培肥技术提供依据。

  4. 政策支持:加大对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DB14/T 1398-2024《旱地麦田土壤培肥技术规程》为我国旱地麦田土壤培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深入实施该规程,提升旱地麦田土壤肥力,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