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4/T 13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14/T 1369-2024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详细阐述了肉兔饲养管理的各项技术规范,包括品种选择、饲料配制、饲养环境、疾病防治等内容,旨在提高肉兔养殖效率,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肉兔养殖业逐渐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为了提升肉兔养殖的经济效益,规范养殖行为,确保肉兔产品质量,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4/T 1369-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肉兔养殖领域的实际应用。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4/T 13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4/T 13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肉兔养殖场和养殖户,旨在通过规范饲养管理,提升肉兔养殖效益,保障肉兔产品的质量安全。

肉兔品种选择

在选择肉兔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养殖条件以及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推荐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繁殖率较高、抗病能力较强、肉质优良的肉兔品种。

养殖场建设

养殖场选址应考虑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等因素,场内应配备兔舍、饲料库、消毒室、兽医室等必要设施。

兔舍设计

兔舍设计应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确保通风、采光、保温和防潮,兔舍内需配备饲料槽、饮水器、产仔箱等设施。

饲料与营养

饲料应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原料,保证营养均衡,饲料配方应根据肉兔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需求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养殖管理

  1. 防疫与消毒: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疫病发生。
  2. 繁殖管理:根据肉兔繁殖特点,合理安排配种、妊娠、分娩等环节。
  3. 饲养管理:保持兔舍清洁卫生,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合理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4. 饲料管理: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防止饲料霉变、变质。

疾病防治

建立健全疾病防治体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应用

提高肉兔养殖效益

通过严格执行DB14/T 1369-2024规范,提升肉兔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兔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保障肉兔产品质量

规范肉兔饲养管理,确保肉兔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促进肉兔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DB14/T 1369-2024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肉兔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肉兔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4/T 1369-2024)是我国肉兔养殖业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范,提高肉兔养殖技术水平,推动肉兔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