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348-2024标准解读,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革新

团体标准 601
新标准DB14/T 1348-2024解读,针对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供规范,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该规程从选种、播种、覆盖到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助力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4/T 1348-2024《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这标志着我国旱地豇豆栽培技术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实用指导,助力增产提质。

DB14/T 1348-2024标准解读,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革新,DB14/T 1348-2024标准解读,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革新,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4/T 1348-2024《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的行业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权威机构共同编制,并于2024年开始正式实施。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涵盖了种植区域、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覆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栽培季节

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春季和秋季,春季播种建议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秋季播种则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豇豆品种至关重要,推荐品种包括“辽豇1号”、“辽豇2号”等。

整地施肥

  1. 深翻土地,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透气性。
  2. 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播种

  1. 播种前进行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
  2. 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为50厘米,株距为20厘米。

覆盖

  1. 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
  2. 选用黑白地膜,有利于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病害发生。

管理

  1. 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防止苗期病害。
  2. 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3. 适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

病虫害防治

  1. 防治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多菌灵、吡虫啉等。

规程实施意义

提高产量和品质

实施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节约水资源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降低劳动强度

地膜覆盖栽培可以减少田间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4/T 1348-2024《旱地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旱地豇豆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农民朋友们应积极学习和应用此规程,为提高旱地豇豆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