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166-2024 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规范肉用繁育母牛饲养管理,提高繁殖率和肉牛生产性能,本文详细解读规程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肉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提升肉用繁育母牛的饲养管理水平,确保肉牛产业的高效、可持续进步,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1166-2024 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结合实际应用,探讨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的关键要点。

2024版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导,2024版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导,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14/T 1166-2024 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肉用繁育母牛饲养管理制定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肉用繁育母牛的饲养目标、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繁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旨在全面提升肉用繁育母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规程解读

饲养目标

规程明确指出,肉用繁育母牛的饲养目标应涵盖提高繁殖率、缩短繁殖周期、增加产奶量、提升牛肉品质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牛在繁殖期内维持最佳的生产性能。

饲养环境

规程对肉用繁育母牛的饲养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

  • 温度:冬季应保持舍内温度在8-12℃,夏季则需控制在18-25℃。
  • 湿度:舍内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5%。
  • 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确保牛只呼吸顺畅。
  • 光照:舍内光照强度应保持在200-300勒克斯。

饲料营养

规程要求,肉用繁育母牛的饲料应满足以下营养需求:

  • 能量:根据母牛体重、繁殖阶段和产奶量,合理配置饲料能量。
  • 蛋白质:母牛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6%-18%。
  • 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满足母牛生长繁殖需求。

繁殖管理

规程规定,肉用繁育母牛的繁殖管理应包括:

  • 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繁殖率。
  • 科学配种,缩短繁殖周期。
  • 加强妊娠期管理,确保胎儿发育良好。
  • 产后恢复,提高繁殖性能。

疫病防控

规程强调,肉用繁育母牛的疫病防控至关重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牛免疫力。
  •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预防疫病发生。

实际应用

优化饲养环境

根据规程要求,养殖场应优化饲养环境,确保母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安装通风设备、调整舍内温度和湿度等。

科学配制饲料

根据规程营养需求,养殖场应科学配制饲料,确保母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根据母牛体重、繁殖阶段和产奶量,合理调整饲料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加强繁殖管理

养殖场应严格执行规程中的繁殖管理要求,提高繁殖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配种、加强妊娠期管理等。

强化疫病防控

养殖场应加强疫病防控,确保母牛健康,定期进行疫病检测、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等。

《DB14/T 1166-2024 肉用繁育母牛饲养技术规程》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认真执行规程,养殖场可以提高肉用繁育母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为肉牛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