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65-2024标准解析,舍饲羔羊育肥技术新规程
《DB14/T 1165-2024》详细阐述了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该规程从羔羊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科学、规范的育肥方法,旨在提高羔羊育肥效率,保障羊肉品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羔羊育肥产业日益成为畜牧业的核心部分,为了提升羔羊育肥的效率与品质,规范羔羊育肥的生产流程,我国最新颁布了DB14/T 1165-2024《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广大养殖户深入了解并掌握羔羊育肥技术。
DB14/T 1165-2024《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旨在解决我国舍饲羔羊育肥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羔羊育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全面、统一的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制定目标在于提升羔羊育肥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羔羊肉的品质,进而推动羔羊育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羔羊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羔羊品种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养殖条件以及养殖户的具体情况,理想的品种应具备生长速度迅速、肉质优良、抗病力强等特点。
育肥环境
规程要求,羔羊育肥场地需选择通风、干燥、清洁、无污染的环境,育肥舍内温度、湿度应适宜,夏季气温应控制在28℃以下,冬季气温应不低于0℃。
饲料管理
- 饲料选择:应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饲料种类包括粗饲料、精饲料、添加剂等。
- 饲料配比:根据羔羊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制定饲料配比,生长前期以粗饲料为主,后期逐渐增加精饲料比例。
- 饲料加工:饲料加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饲料安全、卫生。
育肥管理
- 分群饲养:根据羔羊品种、体重、生长阶段进行分群饲养,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
-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发生。
- 饲养管理:加强羔羊日常饲养管理,注意观察羔羊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疾病防治
- 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羔羊疾病预防体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降低疾病发生率。
- 治疗原则: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及时处理羔羊疾病。
- 药物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驱虫剂等药物,避免药物残留。
出栏与销售
- 出栏标准:羔羊体重达到出栏标准,肉质优良,符合市场需求。
- 销售渠道:选择良好的销售渠道,确保羔羊肉品质。
规程实施意义
DB14/T 1165-2024《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羔羊育肥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提高羔羊育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羔羊肉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 促进羔羊育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DB14/T 1165-2024《舍饲羔羊育肥技术规程》是我国羔羊育肥产业的重要技术规范,广大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以提高羔羊育肥水平,推动我国羔羊育肥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