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02.6-2024解读,设施蔬菜潜叶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引领新篇章
《DB21/T 3502.6-2024》解读,标志着设施蔬菜潜叶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迈入新阶段,规程详细阐述了潜叶蝇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旨在提高蔬菜生产安全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潜叶蝇作为一种常见病虫害,对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遏制潜叶蝇的蔓延与危害,保障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6部分:潜叶蝇》(以下简称《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广大蔬菜种植者提供科学、高效的防控指导。
《规程》是我国设施蔬菜行业首个专门针对潜叶蝇绿色防控技术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降低潜叶蝇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提升设施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潜叶蝇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规程》首先对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详尽描述,帮助种植者准确识别潜叶蝇,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防控原则
《规程》明确了设施蔬菜潜叶蝇绿色防控的三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潜叶蝇的可持续控制。
- 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在防控潜叶蝇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人类和生物的潜在危害。
- 经济高效,持续发展:根据潜叶蝇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绿色防控技术
《规程》针对潜叶蝇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以下措施:
- 农业防治: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蔬菜的抗病性。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潜叶蝇种群密度。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性素等物理方法,干扰潜叶蝇的繁殖和生存。
- 化学防治:在确保农药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监测与调查
《规程》要求种植者定期对潜叶蝇进行监测与调查,了解其发生动态,为防控提供依据,监测方法包括:
- 田间调查:定期观察蔬菜叶片,发现潜叶蝇危害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 诱捕监测:利用黄板、性素等诱捕工具,监测潜叶蝇的发生动态。
- 生物监测: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监测潜叶蝇的发生程度。
《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6部分:潜叶蝇》的出台,为我国设施蔬菜潜叶蝇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蔬菜种植者应认真学习《规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确保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应加大对潜叶蝇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