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共筑文明餐饮新篇章——DB33/T 1407-2024标准实施纪实
践行DB33/T 1407-2024标准,旨在推动餐饮服务业向更高标准发展,共同塑造文明、规范的餐饮服务新风尚,提升消费者用餐体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餐饮服务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为了规范餐饮服务场所的文明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餐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餐饮服务场所文明行为导则》(DB33/T 1407-2024),本文将围绕这一导则,深入探讨如何践行文明行为,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餐饮服务环境。
《餐饮服务场所文明行为导则》的核心内容
该导则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 明确餐饮服务场所的定义:餐饮服务场所是指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休闲等活动的场所,涵盖餐厅、快餐店、咖啡馆、酒吧等。
- 规范餐饮服务行为:餐饮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和服务态度,着装规范,言行文明,尊重顾客,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 规范顾客行为:顾客应自觉维护餐饮服务场所的秩序,遵守公共道德,尊重他人,不浪费食物,不随意丢弃垃圾。
- 优化餐饮服务环境:餐饮服务场所应保持环境卫生,合理布局,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就餐环境。
-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场所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践行《餐饮服务场所文明行为导则》,共创文明餐饮新风尚
提升餐饮素质
餐饮服务人员是餐饮服务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顾客的用餐体验,餐饮企业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道德和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 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使服务人员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
-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操作水平。
- 开展心理素质培训,使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餐饮服务场所应注重环境设计,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就餐环境,具体措施包括:
-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餐厅、卫生间等区域。
- 合理布局,确保顾客用餐区域宽敞、明亮。
- 提供充足的餐具、调料等用品,方便顾客使用。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场所的生命线,餐饮企业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食品采购管理,确保食品来源正规、质量可靠。
- 严格执行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卫生规范。
-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可追溯。
引导顾客文明用餐
餐饮服务场所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顾客文明用餐,包括:
- 在餐厅醒目位置张贴文明用餐标语,提醒顾客文明用餐。
- 开展文明用餐宣传活动,提高顾客的文明素养。
- 设立文明用餐员,对顾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餐饮服务场所文明行为导则》的发布,为餐饮服务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餐饮企业应积极践行该导则,从提高素质、优化就餐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引导顾客文明用餐等方面入手,共创文明餐饮服务新风尚,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餐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