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576-2022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青贮玉米栽培规程,涵盖选种、播种、管理、收割等环节,旨在提高青贮玉米产量与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在我国畜牧业中,青贮玉米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饲料资源,其栽培技术的高效实施对提升产量与品质至关重要,为此,我国特别制定了《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576-2022),旨在规范青贮玉米的种植流程,提高其综合效益,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为青贮玉米的栽培提供专业指导。

2022版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2022版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2022,第1张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针对我国东北地区青贮玉米的种植,涵盖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确保其具备抗病、抗倒伏、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特性。

播种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 播种量: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每亩播种量约为1.5-2.0公斤。
  • 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用纯氮30-40公斤、五氧化二磷15-20公斤、氧化钾15-20公斤。
  • 灌水:播种后及时浇透水,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
  • 除草:采用化学或人工除草方法,确保田间无杂草。
  •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玉米螟、纹枯病、锈病等。

收获

  • 收获时间:通常在玉米籽粒乳熟期至蜡熟期收获,此时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最佳。
  • 收获方式:采用机械收获,确保青贮玉米的收获质量。

青贮

  • 青贮原料:将收获的青贮玉米切碎,长度控制在2-4厘米。
  • 青贮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乳酸菌、酶制剂等添加剂,提升青贮品质。
  • 青贮设施:使用青贮塔、青贮窖等设施进行青贮。
  • 青贮管理:定期检查青贮设施,确保青贮品质。

规程应用

提高青贮玉米产量

遵循DB21/T 3576-2022规程,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青贮玉米产量。

提高青贮玉米品质

按照规程进行青贮玉米栽培,确保收获时间和质量,有利于提高青贮品质。

促进畜牧业发展

青贮玉米作为优质饲料资源,遵循规程进行栽培,有助于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推动畜牧业持续发展。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576-2022)为我国东北地区青贮玉米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遵循规程,我们可以有效提升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不断提升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水平。

标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