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1标准引领下的食品可追溯新规范,DB32/T 4924-2024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32/T 4924-2024标准解读,以GS1标准为基础,规范食品追溯控制点和一致性准则,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开启食品安全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个环节都能保持安全可靠,我国在2024年正式颁布了《DB32/T 4924-2024 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控制点及一致性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本文将对此《准则》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与深远意义。

GS1标准引领下的食品可追溯新规范,DB32/T 4924-2024深度解读,GS1标准引领下的食品可追溯新规范,DB32/T 4924-2024深度解读,2,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第1张

《准则》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在此背景下,《准则》的诞生恰逢其时。

意义

《准则》的发布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1. 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通过实施食品可追溯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降低风险。
  2. 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借助追溯系统了解食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增强消费信心。
  3. 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品企业通过遵循《准则》,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准则》的主要内容

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体系

《准则》明确了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体系,涵盖以下方面:

  1. 标识编码:各环节参与者需使用GS1标准编码,确保食品的唯一性和一致性。
  2. 数据采集:各环节需按规定采集食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批号、生产者、销售者等。
  3. 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及时和准确。
  4. 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存储系统,保证数据的长期保存。

食品可追溯控制点

《准则》规定了食品可追溯控制点,包括:

  1. 原料采购:严格审核原料供应商资质,确保原料质量。
  2. 生产加工:监控生产过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 包装标识:确保食品包装标识清晰、准确,便于追溯。
  4. 运输配送:监控运输过程,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5. 销售环节:监控销售过程,确保食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一致性准则

《准则》明确了食品可追溯的一致性准则,包括:

  1. 一致性:确保各环节采集、传输、存储的食品信息保持一致。
  2. 数据真实性:确保食品信息的真实性,不得篡改、伪造。
  3. 系统安全性:确保追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准则》的应用与展望

应用

《准则》的发布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食品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应积极应用《准则》,共同推动食品安全工作。

随着《准则》的深入实施,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将继续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必将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