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DB34/T 5103-2025深度解读
《DB34/T 5103-2025》为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详细阐述了从种植、收获到销售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法,规范涵盖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准、包装运输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豇豆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升豇豆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DB34/T 5103-2025《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广大豇豆种植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34/T 5103-2025规范概述
DB34/T 5103-2025《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是一项省级地方标准,由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并发布,该规范旨在规范豇豆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控,提升豇豆产品质量,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
- 范围:明确规范适用的对象、范围和目标。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规范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 术语和定义:对规范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定义。
- 质量安全要求:对豇豆的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提出具体的质量安全要求。
- 检验方法:规定豇豆质量安全检验的方法和标准。
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要点
种植环节
- 选用优良品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品种。
-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控制灌溉水质:严格控制灌溉水质,确保水源安全。
加工环节
- 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病虫害的豇豆原料。
- 卫生管理: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
- 设备维护:定期清洗、消毒加工设备,确保加工环境清洁。
- 生产工艺: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流通环节
- 产品包装:豇豆产品应包装规范,标签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 运输管理: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潮、防晒、防污染,确保产品新鲜。
- 市场准入: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观察豇豆的外观、色泽、气味等,判断其新鲜程度。
- 理化检验:检测豇豆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
- 微生物检验:检测豇豆中的致病菌、大肠菌群等。
DB34/T 5103-2025《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豇豆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高豇豆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提醒广大种植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关注豇豆质量安全,共同维护我国农产品市场秩序。
该规范的实施对我国豇豆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打造绿色、安全、优质的豇豆产品,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