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391-2024,餐饮具消毒新标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团体标准 601
《DB63/T 2391-2024 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发布,旨在提升餐饮具消毒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为公众提供更安全的用餐环境,新标准规范了餐饮具消毒流程,确保消费者用餐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逐渐升温,餐饮具,作为与食物直接接触的器具,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了提升公众饮食安全水平,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DB63/T 2391-2024 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本文将围绕这一新标准,深入探讨餐饮具消毒的重要性、技术规范,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63/T 2391-2024,餐饮具消毒新标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DB63/T 2391-2024,餐饮具消毒新标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餐饮具消毒的重要性

餐饮具消毒是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不洁净的餐饮具可能携带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病原体若通过食物传播,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严格执行餐饮具消毒技术,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B63/T 2391-2024 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餐馆、快餐店、食堂、咖啡馆、酒吧等,旨在规范餐饮具消毒技术,提升餐饮具卫生质量。

消毒方法

本指南规定了餐饮具消毒的四种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和复合消毒。

  1. 物理消毒: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等。
  2. 化学消毒:使用漂白剂、氯制剂、过氧化氢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3. 生物消毒:利用生物酶、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消毒。
  4. 复合消毒:结合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等方法,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流程

餐饮具消毒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清洗:先用热水或洗涤剂对餐饮具进行初步清洗,去除食物残渣和油污。
  2. 消毒:根据所选消毒方法,进行餐饮具消毒。
  3. 干燥:将消毒后的餐饮具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待其自然干燥。
  4. 检验:对消毒后的餐饮具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消毒效果评价

本指南规定了餐饮具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的检测。

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餐饮具的种类、数量、使用频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 严格执行消毒流程: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3. 定期检测消毒效果:定期对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4.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餐饮具消毒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5. 保持设施设备完好:定期维护和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DB63/T 2391-2024 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餐饮具消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各餐饮服务单位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监管,确保餐饮具消毒技术指南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