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859-2024规程解读,苜蓿喷灌智能决策与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团体标准 601
《DB65/T 4859-2024》详细解读了苜蓿规模化生产中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通过智能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高效节水与精准施肥,促进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苜蓿这一兼具牧草与饲料双重身份的作物,其规模化生产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为了提升苜蓿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最新推出了DB65/T 4859-2024《苜蓿规模化生产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苜蓿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参考。

DB65/T 4859-2024规程解读,苜蓿喷灌智能决策与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DB65/T 4859-2024规程解读,苜蓿喷灌智能决策与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65/T 4859-2024规程详细阐述了苜蓿规模化生产中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的技术规范,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苜蓿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规程涵盖了苜蓿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加工等全方位内容。

苜蓿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原则

基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挑选出适应性佳、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苜蓿品种。

常见品种

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都是常见的优质品种。

种植技术

土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pH值适宜的土地进行苜蓿种植。

播种时间

春季或秋季播种,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

播种量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一般每亩播种量在2-3公斤。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

运用喷灌技术,根据苜蓿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进行合理灌溉,避免水分过多引发的病害。

肥料管理

依据土壤肥力、苜蓿生长需求等因素,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施肥方式为底肥与追肥结合,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密切关注苜蓿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害,立即采取化学、生物或物理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同样采用化学、生物或物理防治方法。

收割加工

收割时间

根据苜蓿生长阶段和市场需求确定收割时间,通常在盛花期进行。

收割方法

采用机械收割,确保草质新鲜。

加工方法

根据市场需求,采用晒干、烘干、青贮等多种加工方式。

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

智能决策

运用现代技术实时监测苜蓿生长环境、土壤墒情、病虫害等情况,为生产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水肥一体化

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DB65/T 4859-2024《苜蓿规模化生产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苜蓿生产者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合理选择品种、掌握种植技术、强化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将有助于实现苜蓿的规模化、高产、高效生产,为我国农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