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3/T 3101-2024,硫黄磷伞栽培技术规程,引领食用菌产业升级新篇章
《DB43/T 3101-2024 硫黄磷伞栽培技术规程》是提升食用菌产业品质与效率的重要指南,详细介绍了硫黄磷伞的栽培技术,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硫磺磷伞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硫磺磷伞的栽培技术,提升栽培效率与品质,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43/T 3101-2024《硫磺磷伞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硫磺磷伞的栽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3101-2024《硫磺磷伞栽培技术规程》是在总结我国硫磺磷伞栽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编制的一套适用于我国硫磺磷伞栽培的技术规范,该规程的目标是提升硫磺磷伞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
栽培环境与设施
栽培场地
选择通风良好、排水便利、光照适宜的场地至关重要,应避免在低洼、潮湿、易受病虫害侵袭的地区进行栽培。
栽培设施
包括菇房、栽培架、接种室、冷却室等,菇房需具备优良的保温、保湿、通风条件,确保硫磺磷伞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菌种选育与接种
菌种选育
选择优良菌种是提高硫磺磷伞产量的关键,应选用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菌种。
接种
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时要注意菌种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确保菌种均匀分布。
栽培管理
培养基配制
根据菌种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培养基应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有利于硫磺磷伞的生长。
菌袋制作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菌袋,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将菌袋冷却,待接种。
接种与发菌
将菌种接种到菌袋中,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菌,发菌期间,要关注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环境条件。
出菇管理
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即可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保持菇房温度、湿度适宜,适当通风,预防病虫害发生。
采收与保鲜
采收
当硫磺磷伞菌盖充分展开,菌柄长度适宜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要注意避免损伤菌盖和菌柄。
保鲜
采收后的硫磺磷伞应进行保鲜处理,延长其保鲜期,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加强菇房消毒,保持菇房卫生,减少病虫害发生。
治疗为辅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防治方法。
DB43/T 3101-2024《硫磺磷伞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硫磺磷伞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栽培者能够提高硫磺磷伞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