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DB45/T 302-2005),绿色产业升级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甜竹笋产业迈向规范化、标准化新阶段,为绿业发展开启新篇章,该规程规范了甜竹笋的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助力产业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甜竹笋作为一类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绿色农产品,其生产技术的规范研究和广泛推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以《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为蓝本,深入探讨其内容、实施与推广,旨在为我国甜竹笋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DB45/T 302-2005),绿色产业升级新纪元,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DB45/T 302-2005),绿色产业升级新纪元,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甜竹笋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由省农业厅于2005年正式发布,该规程全面涵盖了甜竹笋的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对甜竹笋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旨在提升甜竹笋的品质与产量,推动甜竹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内容

种植技术

  1. 选地:应选择排水便利、土壤肥沃、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地。
  2. 选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甜竹笋品种。
  3. 播种:采用无性繁殖,将母竹分株进行种植。
  4.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5. 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并防治病虫害。

管理技术

  1. 灌溉:根据气候、土壤和生长阶段,适时进行灌溉。
  2. 施肥: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采收技术

  1. 采收时间:一般在春笋、夏笋、秋笋三个生长阶段进行采收。
  2.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注意保护笋体。

加工技术

  1. 鲜笋加工:对采收的甜竹笋进行去杂、清洗、切分、消毒、保鲜等处理。
  2. 干笋加工:将鲜笋进行晾晒、烘烤、蒸煮、包装等处理。

包装、运输与储存

  1. 包装: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笋体新鲜。
  2. 运输:采用冷链运输,保证笋体品质。
  3. 储存:在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储存。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的认识和掌握。
  2. 推广应用:鼓励农民按照规程进行甜竹笋生产,提升甜竹笋的品质和产量。
  3. 建立健全甜竹笋生产质量体系,对违规生产、销售行为进行查处。
  4. 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甜竹笋产业与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DB45/T 302-2005 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与推广,为我国甜竹笋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规程的严格执行,将有助于提升甜竹笋的品质与产量,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