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引领,DB15/T 3916-2025高湿玉米机械微贮技术规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DB15/T 3916-2025 高湿玉米机械微贮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规范高湿玉米机械微贮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快,玉米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湿玉米在储存过程中,常出现霉变、发芽、虫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与产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出台了《DB15/T 3916-2025 高湿玉米机械微贮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围绕《规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背景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但高湿玉米的储存难题愈发凸显,在储存过程中,高湿玉米常发生霉变、发芽、虫害等现象,导致玉米品质显著下降,产量损失惨重,为提升玉米储存质量,降低损失,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湿玉米储存技术研究,并正式制定了《规范》。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高湿玉米的机械微贮技术,涵盖微贮设备、微贮工艺、微贮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
- 微贮设备:规范对微贮设备的类型、技术参数、质量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微贮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 微贮工艺:详细介绍了微贮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微贮剂添加、微贮过程控制、出库等环节,确保微贮效果。
- 微贮效果评价:提出了微贮效果评价指标,如玉米品质、储存稳定性、损失率等,为微贮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安全与环保:强调微贮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要求,确保微贮技术对环境和健康无害。
实施意义
- 提高玉米储存质量:实施《规范》能有效降低高湿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的霉变、发芽、虫害等现象,从而提高玉米品质。
- 降低损失:微贮技术可延长玉米储存期,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
- 推动农业现代化:微贮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玉米产业整体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微贮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提高玉米储存质量,降低损失,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B15/T 3916-2025 高湿玉米机械微贮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玉米产业水平提升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该技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