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DB51/T 2901-2022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指南
《DB51/T 2901-2022 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蛋用鹌鹑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本规范详细解读了鹌鹑养殖的选址、品种选择、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公众对高品质蛋品的需求不断攀升,鹌鹑蛋以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感、易于消化的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蛋品之一,为了规范蛋用鹌鹑的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率,确保鹌鹑蛋的安全质量,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DB51/T 2901-2022),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蛋用鹌鹑养殖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解读
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蛋用鹌鹑养殖在场地选择、设施设备、种源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1)场地选择
蛋用鹌鹑养殖场应选址于地势高燥、排水顺畅、交通便利、环境宁静、无污染源的区域,且场地面积需满足养殖规模和生长需求。
(2)设施设备
养殖设施设备需满足鹌鹑生长、繁殖和产蛋的需要,主要包括鸡舍、笼具、饮水器、料槽、温湿度控制器、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3)种源选择
蛋用鹌鹑种源应选择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的品种,引进种源时,必须确保种源来源可靠,且无疫病。
(4)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涵盖以下方面:
① 饲料:选用优质、全价、营养均衡的饲料,满足鹌鹑生长、繁殖和产蛋的需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8%以上。
② 饲养密度:根据养殖规模和场地条件,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可饲养10-15只鹌鹑。
③ 温度与湿度:蛋用鹌鹑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60%-70%,应使用温湿度控制器,维持鸡舍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④ 光照:光照对鹌鹑生长和产蛋至关重要,光照时间一般控制在16-18小时,光照强度为10-20勒克斯。
⑤ 通风: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通风量需根据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等因素调整。
⑥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监测,做好预防接种、消毒、隔离等工作,确保鹌鹑健康。
产品质量要求
蛋用鹌鹑蛋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① 蛋形:蛋形应为椭圆形,大小适中。
② 蛋壳:蛋壳颜色均匀,无裂纹、无斑点。
③ 蛋重:蛋重应在50-70克之间。
④ 卫生指标:蛋用鹌鹑蛋不得含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
规范应用
《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对我国蛋用鹌鹑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规范应用建议:
- 养殖企业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提升养殖效益。
-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蛋用鹌鹑养殖行业的监管,确保养殖质量。
- 科研机构应积极开展蛋用鹌鹑养殖技术研究,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养殖户应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掌握蛋用鹌鹑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
《蛋用鹌鹑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蛋用鹌鹑养殖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规范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保障鹌鹑蛋的安全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对我国蛋用鹌鹑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