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03-2022解读,高寒湿润区燕麦加工调制技术新标准
DB51/T 2903-2022新标准深入探讨了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的加工调制技术,该标准旨在提升燕麦品质,优化加工流程,确保饲料安全与营养,适用于高寒湿润地区的燕麦生产,推动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饲料加工技术也日新月异,尤其是在高寒湿润地区,燕麦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其加工调制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DB51/T 2903-2022标准的颁布,为我国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的加工调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新标准进行深入剖析。
背景与意义
高寒湿润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生产基地,燕麦作为该地区的主要饲料作物之一,以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抗逆性佳等特性而备受青睐,由于高寒湿润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燕麦的加工调制技术一直面临诸多挑战,DB51/T 2903-2022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的加工调制技术,提升饲料质量,推动畜牧业发展。
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51/T 2903-2022标准适用于我国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的加工调制,涵盖燕麦籽粒、燕麦秸秆等。
加工工艺
(1)原料处理:对燕麦籽粒进行筛选、去杂、除石等处理,确保原料质量。
(2)浸泡:将燕麦籽粒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便于加工。
(3)破碎:将浸泡后的燕麦籽粒进行破碎,制成燕麦粉。
(4)干燥:将破碎后的燕麦粉进行干燥,确保含水率在规定范围内。
(5)筛分:将干燥后的燕麦粉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产品。
质量要求
(1)感官指标:燕麦粉色泽均匀,无异味,无霉变。
(2)理化指标:燕麦粉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灰分含量等应符合规定。
(3)卫生指标:燕麦粉不得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包装与标识
燕麦粉应采用防潮、防虫、防霉的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规定,包装上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实施与推广
-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DB51/T 2903-2022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
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
建立健全燕麦加工调制技术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全程监控。
-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我国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加工调制技术的整体水平。
DB51/T 2903-2022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加工调制技术的水平,推动畜牧业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燕麦加工调制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利用这一标准,推动我国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加工调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