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359-2024标准下水产养殖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12/T 1359-2024标准解析,探讨水产养殖非规范药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技术,本文详细解析了该标准,并探讨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养殖领域对药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不规范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等非规范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抗生素残留,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我国正式发布了DB12/T 1359-2024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并探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在抗生素残留测定中的重要作用。

DB12/T 1359-2024标准下水产养殖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解析,DB12/T 1359-2024标准下水产养殖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解析,2,测定方法,质谱法,第1张

DB12/T 1359-2024标准概述

DB12/T 1359-2024标准是我国针对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中抗生素残留量测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涵盖了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方法以及结果判定等关键环节,旨在为水产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在抗生素残留测定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凭借其高效、灵敏、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势,在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抗生素残留的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LC-MS/MS法在测定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量中的应用要点: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LC-MS/MS分析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提取和净化等,针对水产养殖产品,样品前处理方法如下:

  1. 采集:严格按照DB12/T 1359-2024标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
  2. 保存: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冷藏保存,防止抗生素降解。
  3. 提取: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等方法,提高提取效率。
  4. 净化:采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方法,去除杂质,提高检测灵敏度。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操作

  1. 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流速,确保分离效果。
  2. 质谱条件:根据DB12/T 1359-2024标准,设置合适的离子源、扫描方式、碰撞能量等,提高检测灵敏度。
  3. 数据分析:采用合适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峰提取、定量分析等。

结果判定

根据DB12/T 1359-2024标准,结果判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定量限:确定各抗生素的定量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 回收率:通过添加标准品进行回收率实验,评估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的准确度。
  3. 精密度: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4. 准确度:通过添加标准品进行准确度实验,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DB12/T 1359-2024标准为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多组分同时检测的技术,在水产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测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严格遵循DB12/T 1359-2024标准,加强水产养殖用药品的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