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引领,DB15/T 3716-2024助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开启行业健康发展新纪元
《DB15/T 3716-2024 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规范》发布,旨在规范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开启行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养羊场在养殖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对养羊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养羊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716-2024 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家畜,人类也可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而感染,该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病程复杂等特点,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DB15/T 3716-2024 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规范》便是其中之一。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
建设原则
- 科学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小区布局,确保养殖环境安全、卫生。
- 严格防疫:严格执行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确保小区内无布鲁氏菌病发生。
-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小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的建设水平。
小区建设要求
-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远离居民区、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建设小区。
- 隔离设施:设置隔离区、生产区、生活区等,确保各区域相互隔离,防止布鲁氏菌病传播。
- 饲养管理:采用封闭式饲养,严格控制羊只流动,定期进行消毒、灭虫等防疫措施。
- 免疫接种: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对羊只进行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 监测与检测:定期对羊只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管理与验收
- 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布鲁氏菌病防控管理机构,负责小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 人员培训:对管理人员和养殖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 验收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进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
规范实施意义
-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通过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促进养羊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羊业可持续发展。
- 提升我国畜牧业竞争力: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DB15/T 3716-2024 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规范》的发布,对于我国规模化养羊场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小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为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