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09-2022,泥鳅轮养技术规范,助力泥鳅养殖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3
《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为泥鳅养殖业提供重要指导,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泥鳅轮养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水产品,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泥鳅轮养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展开论述,探讨其对泥鳅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DB51/T 2909-2022,泥鳅轮养技术规范,助力泥鳅养殖业迈向高质量发展,DB51/T 2909-2022,泥鳅轮养技术规范,助力泥鳅养殖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

泥鳅作为我国传统的名优水产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泥鳅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传统的泥鳅养殖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养殖密度高、病害频发、资源浪费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泥鳅养殖业向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我国制定了《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

《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泥鳅养殖场、养殖户及相关部门,用于指导泥鳅轮养生产。
  2. 养殖环境:规范要求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水源、水质、土壤、气候等条件,确保泥鳅生长环境的稳定。
  3. 养殖设施:规范对养殖设施的设计、建设、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养殖池、增氧设备、饲料投放设备等。
  4. 饲料与投喂:规范对饲料的选择、营养成分、投喂量、投喂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泥鳅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5. 疾病防控:规范对泥鳅常见病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降低病害发生率。
  6. 轮养技术:规范介绍了泥鳅轮养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轮养周期、轮养密度、轮养模式等。
  7. 环保要求:规范强调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环保意识,要求养殖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规范意义

《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的发布,对泥鳅养殖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养殖效益:规范化的养殖技术有助于提高泥鳅产量和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收入。
  2.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对饲料、病害防控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助于保障泥鳅水产品质量安全。
  3.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的养殖技术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推动泥鳅养殖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4. 推动产业升级: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泥鳅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竞争力。

《DB51/T 2909-2022 泥鳅轮养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泥鳅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泥鳅养殖业向高质量发展,广大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范,共同为我国泥鳅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