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130-2024 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该规程详细介绍了羊肚菌和姬松茸在大棚中的周年生产技术,包括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羊肚菌-姬松茸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设施农业的兴起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大棚羊肚菌与姬松茸作为新型食用菌,凭借其高产量、高品质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赢得了众多种植户的青睐,为了规范大棚羊肚菌与姬松茸的周年生产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DB43/T 3130-2024《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43/T 3130-2024 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DB43/T 3130-2024 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3/T 3130-2024规程概述

DB43/T 3130-2024《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是专门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大棚羊肚菌与姬松茸周年生产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为种植户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体系,内容涵盖菌种选育、大棚建设、原料处理、菌种接种、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

规程主要技术要点

菌种选育

规程强调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菌种,以确保羊肚菌与姬松茸的健康生长,菌种选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适应性广的菌种。
  2.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菌种。
  3. 选择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的菌种。

大棚建设

  1. 大棚规格:面积控制在50-100平方米,高度3-4米,跨度8-12米。
  2. 大棚材料:选用保温、透光、防雨、防虫的材料。
  3. 大棚结构:采用拱形钢架结构,确保大棚稳定。

原料处理

  1. 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病虫害的棉籽壳、玉米芯等作为培养基。
  2.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破碎、筛分、消毒等处理,确保原料质量。

菌种接种

  1. 接种时间:选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接种。
  2. 接种方法:采用层积法、菌种条播法等。

出菇管理

  1. 温度管理:羊肚菌与姬松茸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湿度为60%-80%。
  2. 光照管理:出菇期间,保持光照充足,有利于羊肚菌与姬松茸生长。
  3.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病虫害防治方法: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产量

遵循DB43/T 3130-2024规程,通过优化菌种选育、大棚建设、原料处理、菌种接种、出菇管理等环节,可以有效提高羊肚菌与姬松茸的产量。

提高品质

规程中的技术要点有助于提高羊肚菌与姬松茸的品质,使其口感、色泽、营养成分等指标达到优质标准。

降低成本

规程中的技术要点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推广应用

DB43/T 3130-2024规程可作为设施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推广应用到食用菌生产领域。

DB43/T 3130-2024《大棚羊肚菌-姬松茸周年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大棚羊肚菌与姬松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种植户应认真学习并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提高生产水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