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鹊界贡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引领农业发展新典范
《DB43/T 3141-2024 紫鹊界贡米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打造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典范,规范紫鹊界贡米种植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紫鹊界贡米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享誉四方,这种稻米不仅口感醇厚,营养价值丰富,更是绿色、健康食品的代表,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品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依据DB43/T 3141-2024《紫鹊界贡米栽培技术规程》,对紫鹊界贡米的栽培技术进行详尽的阐述。
紫鹊界贡米栽培技术规程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适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顺畅、pH值介于5.5至6.5之间的砂壤土或壤土。
- 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进行深翻,深度至少20厘米,并晒垡3至5天,以促进土壤风化。
品种选择与处理
- 品种选择:应挑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紫鹊界贡米品种。
- 处理:选用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0.1%溶液浸种30分钟,然后洗净晾干。
播种与栽植
- 播种:通常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可采取直播或育秧移栽的方式。
- 栽植:栽植密度为每亩1.5万穴,每穴3至4粒;育秧移栽密度为每亩1.2万穴,每穴2至3株。
肥水管理
-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基肥占60%,追肥占40%,基肥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至2000公斤;追肥包括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每亩分别施用尿素15至20公斤、20至25公斤、15至20公斤。
- 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逐步增加水分,拔节期保持田间湿润,孕穗期保持田间水层,成熟前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合理选择农药,严格控制用量和施用频率。
- 虫害防治:主要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合理选择农药,严格控制用量和施用频率。
收获与加工
- 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根据稻谷成熟度适时收获。
- 加工:采用先进设备进行加工,确保米粒完整、色泽鲜亮、口感细腻。
DB43/T 3141-2024《紫鹊界贡米栽培技术规程》为紫鹊界贡米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此规程,加强栽培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紫鹊界贡米的产量和质量,还有助于推动绿色、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