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151-2024标准下油茶林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43/T 3151-2024 标准解读》介绍了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实践,该规程详细阐述了在油茶林中套种白芷的栽培方法,包括种植模式、管理措施和收获技术,旨在提高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林下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油茶林作为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林种,其林下空间资源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期发布的DB43/T 3151-2024《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规程》,为油茶林下白芷的间套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实践。

DB43/T 3151-2024标准下油茶林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解析,DB43/T 3151-2024标准下油茶林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3/T 3151-2024《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规程》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编制,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间套作模式,提升油茶林地的经济效益,推动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间套作模式

规程推荐在油茶林下实施白芷间套作模式,即在同一地块上同时种植油茶树和白芷,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2. 白芷生长周期短,不影响油茶树的生长;
  3. 白芷具有药用价值,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栽植技术

  1. 选地与整地:选择适宜的油茶林地进行白芷种植,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整地时,应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深翻土壤,确保土壤松软。
  2. 种植密度:白芷种植密度为每亩2000株,株距0.5米,行距1米。
  3. 栽植时间:白芷一般在春季进行栽植,选择晴天进行。

栽培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在白芷生长旺盛期,可适量施用复合肥,以促进其生长。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3. 病虫害防治:白芷易受病虫害侵袭,应及时防治,可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白芷一般在种植后第一年即可收获,选择晴天进行,避免影响药材质量。
  2. 加工:收获后的白芷,应及时进行加工,以保持药材质量,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烘干等。

创新与实践

间套作模式创新

DB43/T 3151-2024规程提出的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作物的种植模式,实现了林下经济作物的多元化发展。

栽培技术优化

规程针对油茶林下白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白芷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产业融合发展

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不仅提高了油茶林地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DB43/T 3151-2024《油茶林下白芷间套作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油茶林下经济作物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栽培技术,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