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602-2024 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田间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43/T 602-2024 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是一份针对多子芋栽培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读了多子芋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旨在提高多子芋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多子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色农业种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在众多农产品中,多子芋以其丰富的营养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脱颖而出,其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602-2024《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多子芋的产量与品质。

DB43/T 602-2024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43/T 602-2024是湖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多子芋的栽培技术,该规程涵盖了以下核心内容:

  1. 选地与整地:应选择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在5.5-6.5的田地种植,在整地前,需深翻土壤,充分施用底肥,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2. 种芋选择与处理:挑选无病虫害、健康、大小均匀的种芋,并进行消毒、催芽和切块等处理。

  3. 栽植时间与密度:多子芋多在春季栽植,栽植密度建议为每亩3000-3500株。

  4. 栽植方法:可采用沟栽或畦栽,栽植深度在15-20厘米,确保种芋顶部与地面齐平。

  5.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6. 收获与贮藏:多子芋通常在栽植后8-10个月收获,收获后应立即晾晒或冷藏,以延长其保质期。

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选地与整地

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排水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的地块,整地前,需进行深度翻耕,将有机质翻入土壤底层,增强土壤肥力,并施用充足的底肥,一般每亩使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

种芋选择与处理

选择无病虫害、健康、均匀的种芋,处理步骤包括消毒、催芽和切块,消毒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催芽时,将种芋置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待芽长至1-2厘米时进行切块;切块时,每个种芋可切成3-4块,每块保留1-2个芽。

栽植时间与密度

多子芋通常在春季栽植,栽植密度建议为每亩3000-3500株,栽植时,可采用沟栽或畦栽,栽植深度为15-20厘米,确保种芋顶部与地面平齐。

田间管理

  1. 施肥:多子芋生长期间,一般施肥3次,分别在栽植后、开花前和收获前进行,施肥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状况而定。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通常每7-10天灌溉一次。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多子芋竞争养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与贮藏

多子芋一般在栽植后8-10个月收获,收获后应立即晾晒或冷藏,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DB43/T 602-2024多子芋栽培技术规程为多子芋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具体情况,结合规程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多子芋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本文的解读与实践,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