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156-2024标准解读,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与鼠尾草酚检测研究
本标准解析了DB43/T 3156-2024,重点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测定的应用,该方法为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在日常生活中,调味面制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鼠尾草酸与鼠尾草酚,这两种在调味面制品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植物化合物,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为确保调味面制品的安全,准确测定其中的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DB43/T 3156-2024标准中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其在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测定的应用。
背景介绍
DB43/T 3156-2024是《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行业标准,由湖南省市场管理局正式发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含量的方法,旨在为调味面制品的生产、检验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消费者健康。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各组分的有效分离,在HPLC分析中,通常采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对目标物质进行检测。
DB43/T 3156-2024标准内容解析
样品前处理
根据DB43/T 3156-2024标准,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提取和净化两个步骤,提取方法采用水溶液,以提取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净化步骤采用固相萃取(SPE)法,利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DB43/T 3156-2024标准中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包括:
- 流动相:水溶液,体积比为85:15。
- 流速:1.0 mL/min。
- 柱温:室温。
- 检测波长:284 nm。
- 色谱柱:C18柱,长度为250 mm,内径为4.6 mm。
结果计算
根据DB43/T 3156-2024标准,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质量分数(%)=(测定值/样品量)×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调味面制品中的应用
监测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用于监测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质量控制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调味面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法规依据
DB43/T 3156-2024标准为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测定提供了法规依据,有助于规范调味面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DB43/T 3156-2024标准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调味面制品中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的测定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等优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为调味面制品的生产、检验和监管提供有力支持,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