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042-2024解析,干制米粉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解读与实施要点
《DB36/T 2042-2024》深入解析了干制米粉加工技术规程标准,涵盖原料选择、加工流程、质量控制等要点,标准强调安全、卫生,提升米粉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本文详细解读实施要点,助力米粉行业规范发展。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干制米粉作为我国传统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规范干制米粉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健康,我国制定了DB36/T 2042-2024《干制米粉加工技术规程》这一区域性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36/T 2042-2024《干制米粉加工技术规程》是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主要适用于本省干制米粉生产企业的区域性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干制米粉的原料选取、生产工艺、设备配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原料要求
- 大米:应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的优质大米,符合GB1354《大米》国家标准。
- 水源:必须使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洁水源。
- 辅助材料:应选用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食品级辅助材料。
生产工艺
- 浸泡:将大米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依据气温和水质而定,通常控制在4-6小时。
-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米磨成细腻无杂质的浆液。
- 精炼:对浆液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 搅拌:确保精炼后的浆液均匀。
- 压榨:将浆液通过压榨机压榨成湿米粉。
- 切条:将湿米粉切成所需的规格。
- 沸腾:将米粉放入沸水中煮制至熟透。
- 冷却:将煮好的米粉冷却至室温。
- 晾晒:将冷却后的米粉摊放在晾晒架上,直至水分含量达标。
- 包装:使用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设备要求
- 原料处理设备:包括浸泡池、磨浆机、精炼机等。
- 制粉设备:包括搅拌机、压榨机、切条机等。
- 煮制设备:包括煮锅、冷却池等。
- 晾晒设备:包括晾晒架、烘干机等。
- 包装设备:包括包装机、封口机等。
质量要求
- 外观:米粉应呈白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无杂质。
- 口感: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口感细腻。
- 水分含量:控制在12%-15%之间。
- 卫生指标:符合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观察米粉的颜色、形状、表面状况等。
- 口感检验:品尝米粉的口感、弹性、韧性等。
-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 卫生指标检验:采用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中的方法。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确保密封、防潮、防污染。
- :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受潮,确保产品品质。
- 储存:储存环境应通风、干燥、防潮、防污染,避免光直射。
实施要点
- 严格执行标准:企业应严格按照DB36/T 2042-2024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 加强合作与沟通: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干制米粉产业的健康发展。
DB36/T 2042-2024《干制米粉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干制米粉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应认真执行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干制米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