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助力农业升级,多光谱水稻氮素检测与精准追肥技术规程发布
《DB23/T 3901-2024 无人机多光谱水稻氮素含量测定与追肥调控技术规程》发布,引领农业新篇章,该规程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精准测定水稻氮素含量,实现科学追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我国最新发布的DB23/T 3901-2024《无人机多光谱水稻氮素含量测定与追肥调控技术规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其在水稻种植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深远意义。
DB23/T 3901-2024规程对无人机多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含量测定与追肥调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氮素含量测量的精确性、追肥的时效性和高效性,通过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能够迅速、精确地测量水稻叶面的氮素含量,为科学施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无人机多光谱水稻氮素含量测定的优势
以下列举了无人机多光谱水稻氮素含量测定的四大优势:
-
快速准确:无人机配备的多光谱传感器能实时捕捉水稻叶面反射的光谱,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迅速得出氮素含量,与传统的土壤检测方法相比,无人机技术显著提升了检测速度和精确度。
-
覆盖范围广:无人机能够覆盖广阔的农田,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水稻田管理,通过全面监测田块氮素含量,为大面积水稻田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
数据分析深入:无人机收集的氮素含量数据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施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精准了解各地块的氮素需求,实现差异化的施肥策略。
-
成本效益高:无人机作业成本相对较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施肥,能够大幅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
无人机追肥调控技术
无人机在追肥调控方面的技术优势包括:
-
氮素含量监测:通过无人机收集的氮素含量数据,为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当水稻氮素含量低于临界值时,无人机能够及时进行追肥。
-
追肥量计算: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氮素需求,无人机能够计算出精确的追肥量,并自动调节喷洒量,实现精准施肥。
-
追肥时间优化: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氮素需求,无人机能够合理安排追肥时间,并实时调整,确保氮素供应充足。
-
追肥效果评估:通过无人机获取的氮素含量数据,可以评估追肥效果,如需调整,无人机可以重新计算追肥量和时间,实现动态管理。
规程的意义
DB23/T 3901-2024规程的发布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提升水稻产量:通过优化氮素利用效率,无人机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
-
节约资源:科学施肥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推进农业现代化: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产量和节约资源,无人机技术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B23/T 3901-2024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展望未来,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必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