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175-2009 胡椒品质保障与产业推进规程
《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旨在规范胡椒初加工流程,确保胡椒品质,促进胡椒产业健康发展,该规程对胡椒的选材、清洗、晾晒、脱皮等环节进行详细规定,以提升胡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胡椒,作为我国传统而珍贵的调味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其加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与消费者的口感体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对于胡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胡椒产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胡椒初加工的行业标准,自2009年发布以来,为胡椒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胡椒从采摘、晾晒、筛选、分级到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胡椒加工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采摘
胡椒采摘是初加工的首要环节,它对胡椒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依据《DB46/T 175-2009》规程,胡椒采摘宜在晴朗天气进行,采摘时需确保胡椒果实成熟、饱满且无病虫害,采摘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对胡椒果造成损伤,以保证其品质不受影响。
晾晒
胡椒晾晒是保证胡椒色泽、口感和品质的关键步骤,规程指出,胡椒晾晒应在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完成,晾晒过程中应定期翻动胡椒果,确保均匀晾晒,通常晾晒时间为5至7天,具体时长需根据气候条件调整。
筛选
胡椒筛选是提升胡椒品质的重要环节,根据规程,筛选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筛选设备,并按照规定的筛孔尺寸进行筛选,筛选后的胡椒果应分类存放,为后续分级做好准备。
分级
胡椒分级是影响市场销售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胡椒分级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分级时确保准确无误、公平公正。
包装
胡椒包装是初加工的收尾工作,它关系到胡椒的储存和运输,规程明确指出,胡椒包装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包装袋密封、防潮、防虫,并防止胡椒果在包装过程中受到挤压或破损。
实施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的意义
- 提升胡椒加工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 规范胡椒市场秩序,促进胡椒产业健康发展。
- 增加胡椒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 推动胡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DB46/T 175-2009 胡椒初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为胡椒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各胡椒加工企业应严格遵守规程,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胡椒产业的监管和支持,推动胡椒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