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技术规范解析及实际应用探讨
《DB33/T 2282-2020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轮)养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为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提供技术规范,详细解读混养技术要点,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凭借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养殖户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为了提升养殖收益,降低养殖风险,我国正式颁布了DB33/T 2282-2020《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轮)养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
DB33/T 2282-2020 规范概述
DB33/T 2282-2020《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轮)养技术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轮)养的技术指南,该规范详细阐述了混养模式、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水质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旨在引导养殖户科学、规范地开展混养生产。
混养模式
混养比例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混养比例需结合当地养殖条件、市场需求及养殖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比例可为3:1或4:1。
混养时间
混养时间应根据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通常建议在罗氏沼虾上市前30天开始混养,以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资源。
养殖技术
育苗
选择优质种苗,确保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健康生长。
放养密度
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水深和水质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饲料投喂
选用优质饲料,按照饲料配方进行投喂,满足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营养需求。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为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
加强养殖池塘的消毒、清淤、换水等管理工作,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及时治疗
发现病害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防止病害蔓延。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病害流行情况,合理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抗病能力。
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
保持养殖池塘的水质指标在适宜范围内,如溶解氧、氨氮、亚盐等。
水质调节
根据水质变化,适时进行水质调节,如增氧、换水、施肥等。
水质监测
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应用实践
案例一
养殖户先生在2019年尝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混养,严格按照DB33/T 2282-2020规范进行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案例二
养殖户李女士在2020年根据规范调整了混养比例和时间,有效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DB33/T 2282-2020《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轮)养技术规范》为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混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规范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