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401.2-2025标准解读,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南
《DB11/T 2401.2-2025》为安全生产评价的第2部分,主要解读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该标准旨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DB11/T 2401.2-2025 安全生产评价 第2部分:指标体》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剖析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关键要点。
标准背景
《DB11/T 2401.2-2025 安全生产评价 第2部分:指标体》是在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安全生产评价的先进经验,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指标体构建
指标体框架
《DB11/T 2401.2-2025》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级:总体指标、指标和二级指标,总体指标是评价的核心,指标是对总体指标的细化,二级指标则是对指标的进一步细化。
-
总体指标: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情况、应急管理情况等。
-
指标:基于总体指标,具体包括:
-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评价报告等合法性审查。
- 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改造、安全防护设施投入等。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落实、考核等。
-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估等。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整改落实等。
-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情况:事故报告、调查、处理、责任追究等。
- 应急管理情况: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应急处置等。
-
二级指标:根据上述指标,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具体内容与一级指标相对应。
指标体实施要点
-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评价制度,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
- 企业应根据《DB11/T 2401.2-2025》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价实施细则。
-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 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评价结果作为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评价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DB11/T 2401.2-2025 安全生产评价 第2部分:指标体》的发布,为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加强安全生产评价工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