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本规程解读了T/SAASS 193-2025标准,旨在构建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通过科学施肥、耕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规程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粮食生产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部分,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和玉米是其主要作物,为了实现“吨半粮”的宏伟目标,提升农田的肥沃度和耕层质量,由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编制的《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T/SAASS 193-2025)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黄淮海平原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黄淮海平原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由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联合制定,旨在指导黄淮海平原地区实现小麦和玉米“吨半粮”农田的肥沃耕层构建,该规程从土壤改良、耕作制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详尽的技术规范。

规程主要内容

土壤改良

针对黄淮海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盐碱化、酸化等问题,规程提出了以下改良措施:

  1. 合理轮作:推广小麦-玉米-大豆等轮作模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
  2. 增施有机肥:鼓励使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
  3. 土壤深翻:采用深翻、旋耕等方式,打破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气性。

耕作制度

规程强调,应根据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生长规律,科学安排耕作制度:

  1. 适时播种:依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确保作物生长周期。
  2.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防止过量施肥。
  3. 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施肥技术

针对小麦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规程提出了差异化的施肥技术:

  1.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氮、磷、钾肥,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2. 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追肥,确保作物营养需求。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确保作物产量和品质:

  1. 农业防治: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等农业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提高农田肥沃度:通过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等措施,提升农田肥沃度,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2. 保障粮食产量:规程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实现“吨半粮”目标。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吨半粮”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黄淮海平原地区农田肥沃度和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