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293-2025规程在地黄趁鲜切制加工中的应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4/T 3293-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在地黄加工中的应用,规程详细阐述了地黄趁鲜切制的技术要点,包括切制工艺、设备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提高地黄加工质量和效率,保障中药材质量。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石,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疗效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中医药认知度的提升,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加工效率,我国出台了DB14/T 3293-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规程》在地黄加工领域的具体应用。
DB14/T 3293-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旨在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品质,确保中药材的用药安全。
《规程》在地黄加工中的应用
地黄品种选择
根据《规程》,地黄品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 品种纯正,须符合《药典》的规定;
- 产地适宜,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 产量稳定,品质上乘。
地黄产地趁鲜切制技术
- 采收时间:地黄的最佳采收时期为晴天,以避免雨水对药材的损害,通常在秋季,当地黄根茎饱满、色泽鲜亮时进行采收。
- 切割方法:地黄趁鲜切制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手工切割要求切割面平整光滑;机械切割则需确保切割速度适中,避免药材破碎。
- 切割规格:地黄趁鲜切制的规格应依照《药典》规定执行,一般直径为2-5mm。
- 切割后处理:切割后的地黄应立即进行晾晒或烘干,以防霉变,晾晒时,应选择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地黄质量检验
根据《规程》,地黄质量检验应涵盖以下项目:
- 外观:地黄应新鲜,无病虫害、霉变、腐烂等现象;
- 水分:地黄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8%-12%之间;
- 杂质:地黄的杂质含量应低于1%;
-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地黄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DB14/T 3293-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在地黄加工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地黄加工品质、保障中药材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地黄加工过程的规范性与质量可控性,各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应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规程》的实施对于推动中药材加工行业的技术革新、提升中药材品质具有深远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规程》的引领下,我国中药材加工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