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加工新标准DB14/T 3304-2025解读,引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革新
《DB14/T 3304-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解读,玉竹加工新标准发布,标志着中药材产业迈向规范化、标准化新阶段,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中药材的质量与加工技术愈发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中药材的加工流程,提升中药材的品质,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DB14/T 3304-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聚焦于玉竹的加工技术,探讨其对玉竹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DB14/T 3304-2025规程概述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DB14/T 3304-2025)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制定的行业标准,该规程明确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提升中药材加工的标准化水平,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玉竹加工技术规程解读
玉竹产地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玉竹的产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块,玉竹喜湿润环境,但忌积水,适宜的产地对玉竹的生长至关重要。
玉竹采收与处理
玉竹采收宜在秋季进行,此时玉竹的药用成分含量较高,采收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收后,应立即进行趁鲜切制,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
玉竹趁鲜切制技术
玉竹趁鲜切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清洗:用清水冲洗玉竹,去除泥土和杂质。
- 去皮:用刀片或去皮机去除玉竹外皮,露出白色肉质。
- 切片:将去皮后的玉竹切成薄片,厚度控制在2-3毫米之间。
- 干燥:将切好的玉竹片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干燥时间约为24小时。
- 包装:将干燥后的玉竹片进行分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玉竹质量标准
根据规程,玉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 外观:玉竹片应呈白色或淡黄色,无杂质、无霉变。
- 水分:玉竹片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 有效成分:玉竹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玉竹加工技术规程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提高玉竹加工质量
DB14/T 3304-2025规程的发布,为玉竹加工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玉竹加工质量,保障中药材的品质。
促进玉竹产业发展
随着玉竹加工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玉竹产业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推动玉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化的玉竹加工技术,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的发布,对玉竹加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玉竹加工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