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318-2025白芍切制技术规范解析与提升探讨

团体标准 601
《DB14/T 3318-2025》解析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重点针对白芍切制技术规范与提升,规程旨在确保白芍药材切制过程的标准化,提高药材品质和安全性,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作为中药材加工的关键环节,对确保中药材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3318-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旨在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提升中药材品质,保障民众用药安全,本文将深入解析《规程》中关于白芍切制技术的具体内容。

DB14/T 3318-2025白芍切制技术规范解析与提升探讨,DB14/T 3318-2025白芍切制技术规范解析与提升探讨,2,技术规程,第1张

该《规程》由辽宁省市场管理局发布,自2025年起正式实施,它适用于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涵盖了中药材的挑选、清洗、切制、干燥、包装等环节,通过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旨在提高中药材品质,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白芍切制技术规程解析

白芍药材的挑选

《规程》明确指出,白芍药材的选择必须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品种标准,药材表面不得有病虫害、霉变或杂质,药材的长度、直径等规格也应达到规定要求。

白芍药材的清洗

清洗是白芍切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清洗时应使用干净的自来水,并确保在清洗过程中避免对药材造成损伤,清洗后,应将药材晾干或沥干。

白芍药材的切制

《规程》对白芍药材的切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切制时应选用锋利、干净的刀具,避免在切制过程中损伤药材,切制规格应符合《药典》规定,通常厚度为2-4毫米。

白芍药材的干燥

切制后的白芍药材应迅速进行干燥,以防止霉变,干燥温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干燥时间需根据药材厚度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白芍药材的包装

干燥后的白芍药材应进行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标准,以避免药材受潮或污染。

《DB14/T 3318-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的发布,对于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白芍切制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保障民众用药安全,中药材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中药材品质。

《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未来的中药材生产过程中,我们需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规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