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321-2025发布,引领中药数字化建设新里程
《DB14/T 3321-2025 中药数字标本建设规范》发布,引领中药数字化发展,开启新篇章,规范为中药数字化建设提供指导,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中医药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为了确保中药数字标本建设的高标准、规范化,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DB14/T 3321-2025 中药数字标本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剖析《规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旨在为我国中药数字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背景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传统中药的采集、鉴定、研究过程中,常常面临标本质量参差不齐、鉴定标准不一、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药数字化进程,我国及时制定了《DB14/T 3321-2025 中药数字标本建设规范》。
《规范》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药数字标本的采集、整理、存储、共享、应用等全流程。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中药数字标本、中药标本采集、中药标本鉴定、中药标本存储等核心术语的定义。
- 技术要求:规定了中药数字标本在采集、整理、存储、共享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记录、图像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格式等。
- 质量控制:明确了中药数字标本的质量控制要求,涵盖标本采集质量、数据准确性、图像质量等方面。
- 安全与隐私:规定了中药数字标本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
- 应用与推广:提出了中药数字标本的应用场景和推广策略,以促进中药数字化发展。
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升中药标本质量:通过规范中药数字标本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中药标本的质量,为中药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促进数据共享:规范化的中药数字标本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
- 推动中药数字化发展:中药数字标本的建设是中药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 提升中医药竞争力:中药数字标本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医药的竞争力,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DB14/T 3321-2025 中药数字标本建设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中药数字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加强中药数字标本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关注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共同努力,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